我叫鲁银珍,2007年从津市新洲中学初中毕业,进入职业中专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就读,2010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系,2014年毕业回母校担任电子专业教师、班主任。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已在职业中专工作将近两年时间。对于职业中专我一点也不陌生,而且有着浓浓的情意。因为我曾经也是职校的一名普通学生。
当年中考成绩出来之后,我虽然上了市一中的分数线,但是成绩并不拔尖,跟家里亲戚商量讨论,最后还是决定到职业中专学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以我的中考成绩,在一中肯定是进不了一班(尖子班),在普通班上也属于中等水平,将处于各科老师都不会十分重视的尴尬位置,毕竟那时候觉得老师的关注度对学生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高考中想脱颖而出难度相当大;其二,自己感觉不太适合过于紧张、压抑的学习氛围,高压政策只会对我起反作用。职校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要轻松些,学生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而不会成为书呆子。经过再三考虑,我最终决定选择职业中专的电子专业,因为学习这个专业有机会上湖南师范大学,而湖南师范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湖南省职高生继续深造的最高学府。
回忆职校三年的时光,我真的很开心、很充实。首先,职校的学习任务不是很繁重,加上老师们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文化课学起来没有太大压力,这一点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其次,专业课的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在实训室里实际动手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实际的本领。三年快乐而充实的时光转瞬即逝,当高考成绩公布出来的那一刻,我是多么的紧张与激动,承载着自己的梦想,不负恩师的厚望与学校的器重,我终于迈向了自己的目标——湖南师范大学。
回想当初的抉择,我如若没有就读于职业中专,肯定是不可能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我初中两个同学的例子能清楚的说明这一切。其一,我初中一个关系较好的同学,和我中考成绩差不多,都考进了一中,之后她去了一中,我来了职中。三年之后,她只能去打工,而我却实现了人生理想;其二,当年我们初中中考成绩的年级第一名,高中就读于常德某一高中,最后却也只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宁要鸡头,不要凤尾,因此,我一直觉得职业中专是我最明智的选择。当我大学毕业,誉满归来,我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职业中专,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言传身教,回报母校。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感到非常荣幸,深知需要我更多的付出来做好这份工作,尤其是刚步入社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不仅要尽快融入角色,而且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从起初不知道如何与学生交流,到现在能和学生侃侃而谈;从上课的紧张惶恐,到收放自如的教学。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的成长。
不要看着远方,就忽略了脚下的路,即使再猛烈的冲刺,也要踏好最坚实的一步。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你的努力,成就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