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职教 >> >> 正文
2016年津市职业中专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来源:本站 | 作者:津市职教集团 | 日期:2017年3月31日 | 浏览1749 次] 字体:[ ]

2016年津市职业中专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湖南省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是津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的牵头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中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职业能力考试先进单位常德市职业技能与培训先进单位。学校地处津市市车胤大道1800号,总占地100亩(分南北两个校区)建筑面积28425.68固定资产3095万元。

表1:校园校舍情况表

项目

 

 

年份

校   园

校   舍

总数

生均值

总数

生均值

总面积(㎡)

与上年度增长率(%)

生均

(㎡)

与上年度增长率(%)

总面积(㎡)

与上年度增长率(%)

生均

(㎡)

与上年度增长率(%)

2015年

60513.2

0

87.96

-8.53

30298

0

44.04

-13.27

2016年

60513.2

0

78.59

-10.65

28425.68

-6.2

36.92

-16.16

    1.2学生情况

学校2016年招生25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0人。毕业185人,毕业率100%。学生巩固率76.4%实施培训1053人,较2015年提高24.9%。

表2:在校生结构情况

项目

 

 

专业名称

在校生(人)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2015年

2016年

变化率(%)

2015年

2016年

变化率(%)

2015年

2016年

变化率(%)

机电技术应用

82

81

-1.2

74

83

+12.16

62

76

+22.58

电子技术应用

32

31

-3.1

31

32

+3.22

25

32

+28.0

旅游服务与管理

57

52

-8.8

20

58

+190

36

20

-44.44

计算机及应用

43

49

+13.95

42

46

+9.52

39

42

+7.69

服装设计与工艺

19

23

+21.05

25

20

-20.0

23

26

+13.04

生物化工

27

21

-22.22

36

27

-25.0

/

36

/

合计

260

257

-1.15

243

266

+9.47

185

247

+33.51

表3:培训情况表

培训项目

培训规模

2015年

2016年

变化率(%)

道路驾驶员培训

610

691

+11.7

退役军人培训

50

50

0

失业人员培训

110

140

+21.4

企业管理员

30

50

+40

其他培训

90

172

+47.6

合   计

790

1053

+24.9

    1.3教师队伍

    现有在职教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生师比9:1,专业课教师58人,“双师型”教师42人,占专业课教师72.4%。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79.1%,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较2015年增加1人,占专任教师2.3%,副高职称32人、中级职称48人,分别较2015年增加2人,兼职教师4人,占专业课教师7.9%。

表4:专任教师结构一览表(单位:人)

 

    项目

年份

教师人数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数

兼职教师数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研究生

初级及无职称

中级

副高

正高

2015年

85

4

18

66

1

9

46

30

0

2016年

86

4

17

67

2

6

48

32

0

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近五年变化情况曲线图

 

 

1.4设备设施

2016年,新增教学设备50万元,增加纸质图书2000册、电子图书10000册。现有教学设备1000.13万元,生均1.3万元;专业实训室32个,实训工位1435个,生均1.8个;教学用计算机260台,生均0.34台;纸质图书3.078万册,生均40册,电子图书60000册,生均77.9册。设施设备达标率99%、完好率95%,实训项目开出率95%。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致力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2016年,学生思品综合评价合格率99.3%、优秀率20.4%,评选出学习标兵40人、三好学生87人、优秀学生干部61人、优秀团员95人,优秀寝室长30人,953人次被评为文明之星、技术能手社团之星、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在市学生专业技能抽测中,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合格率100%。学校文化课考试达标率97%、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97.3%、体检合格率98.5%、毕业率99%。2市级以上学生技能竞赛中奖。

表5:近三年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表

项目

 

年份

技能竞赛获奖(个)

国家竞赛

省级竞赛

市级竞赛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14年

0

0

0

0

0

0

0

1

5

2015年

0

0

0

0

0

1

1

1

0

2016年

0

0

0

0

0

0

0

0

2

表6:近三年业技能抽测情况表

项目

 

年份

行政部门专业技能抽测

学校考试(%)

组织部门

抽测专业

合格率

抽测专业

合格率

抽测专业

合格率

涵盖专业

平均合格率

2014

常德市教育局

电子技术应用

100%

机械加工

70%

 

 

所有专业

89.3

2015

旅游服务与管理

70%

 

 

 

 

所有专业

90.1

2016

计算机应用

60%

服装设计与工艺

80%

 

 

所有专业

93.4

我校自强少年”熊婉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她1亲出走,幼年父亲病故,与年迈奶奶相依为命,阳光开朗的孝顺、诚实、坚强、学习上进、助人为乐,2015年被津市妇联评为津市市 “自强少年”。

2.2在校体验

学校每年的“开放周”活动,每期家长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参观指导。每学期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毕业生问卷调查各项满意率平均93%及以上2016年学校成立了服饰艺术与表演等16个学生社团,周开展1次活动,其中礼仪社团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舞台如我校服饰艺术与表演社团,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主体模式开展活动,活动培训由专业教师和专业技能较强学生担任,通过每年津市市中小学艺术节、学校各类艺术活动等提供展示舞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2.3资助情况

学校制定了《学生资助工作办法》《国家助学金管理及发放实施细则》等制度助学金发放、学生资助等工作程序规范。2016年按政策免学费183.12万元上学期对74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7.4万元,下学期对78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7.8万元。“微善风”助学活动,2000元/年标准发放困难补助10万元,50名贫困学生受惠,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如我校2016年18名贫困学生在学校、社会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学生陈佳,幼年丧父,与祖母、母亲相依为命,吃的粗茶淡饭,穿的捐助衣裤,住的土砖瓦房,在微善风的资助下得以重返校园,被评为2016年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励志之星”。

2.4就业质量

学校学生就业以我市高新区为主,建立了省内外结合的就业网络,现有就业基地20个,建立了岗前培训和跟踪服务制度。2016年毕业生185人,96人升入高校,占比51.8%;就业87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68.9%,本地就业率58.6%,初次就业起薪平均2485/月,较上年提高102

 

 

 

 

 

7: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项目

 

 

 

年份

毕业人数

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情况

升学人数

人数

占毕业生比例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人数

对口就业率

本市州

本省

外省

国外

小计

专科

本科

2015

330

325

98.4%

250

100%

200

80%

106

40

104

0

80

67

13

2016

185

183

98.9%

87

100%

60

68.9%

51

9

23

0

96

91

5

    如我市高新区的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5月在学校招聘10名毕业生,起薪2800元/月。工作3个月后3名学生成为技术管理干部,工资3500元/月,7名学生工作稳定,企业评价反馈好

2.5职业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全员育人德育模式和效课堂推进每期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创新创业报告会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企业留任率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3%。57人成为了企业技术骨干或岗位管理2人成为我市高新区企业技术总监如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田华在深圳开办的深圳市晶品鑫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CNC数控雕刻机、精雕机、打孔机,年产值500万元,其产品畅销国内外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根据《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每年进行1次市场调研,新开设了生物化工专业,现有机电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6个专业,专业与域加工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或和特色产业的吻合度80%,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湖南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生物化工专业常德市级示范性特色专业。

3.2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业学合作开展中高职衔接办学,与市域内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湖南新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开展“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现代企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新增实训室1个,升级实训室3个,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课时比例为3:3:4,生产性实训课时比例平均45%以上。要求开设德育课和公共课,强化质量监控,修订了《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系列制度,每学期召开2次教学质量诊断分析会。规范使用教材95%为国家、省规划教材,5%为校本教材,无使用盗版教材现象。实施信息化教学新增数字化教学资源0.2TB信息化教学课程97%以上,是湖南省信息化教学试点单位。

3.3教师培养情况

制定了《“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双师型”教师标准及培养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将教师培训与业务考核和年终目标考核挂钩。2016年,15名教师参加了市级以上培训,1名教师到企业实践,校本培训100%。采取“一年入门、三年成长、五年成才”的模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了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现有2个名师工作、专业带头人12人(省级4人)、双师教师42人(2015年31人)、优秀骨干教师27人(2015年23人)。

8:教师培训情况表

培训项目

 

 

 

年份

 

国家级和出国培训

省级培训

市级培训

校本级培训

下企业实践

合计

人次

经费(万元)

人次

经费(万元)

人次

经费(万元)

人次

经费(万元)

人次

经费(万元)

人次

经费(万元)

2015年

2

10

6

12

8

8

40

20

1

5

57

55

2016年

0

0

10

20

5

5

50

25

1

5

65

50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现有办公室、教务、学生、招生就业办、培训中心、后勤科、团委会7个二层机构,完善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诊断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了团结务实的管理团队。现有校级干部4人、二层行政7人,均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学校被津市市政府评为年终目标考核良好单位。学校适时对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文本,涵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各方面如《绩效津贴发放办法》,明确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将专业技能抽查、技能竞赛等纳入了《教学人员考核细则》。定期召开校委会、行政会、教工大会,党员大会,每年召开1次教代会,开通了学校网站、微信企业号、QQ群,实现了社会参与管理

3.5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开展“发现教师、发现学生”工程,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打造高素质德育队伍,启动班主任培养计划,每年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师徒结对”的模式对班主任进行提高培训,坚持班主任“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2016年评选优秀班主任6人,现有常德市级优秀班主任1人。

落实德育常规根据上级要求德育课进教学计划、进课表、进考核,每天安排20分钟班风点评。成立了学生会、团委会,组建了16个学生社团,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并安排国旗下讲话,定期举办安全、法制、文明礼仪等德育主题活动。建有心理辅导室,配备1名专职教师,每2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讲座

2016年依托现有的德育基地开展了“职教好声音”、“诵读红色经典”、“汉字听写大赛”、“三五学雷锋”、“职教之春文艺汇演”、“《青青草》文学社征文”、“班级排球赛”、“班级拔河比赛”等校内外社团活动;举办了校级文明风采赛,共收到作品123件,挑选24件作品参加省级复赛,比2015年增加了12。黄从戎老师指导黄小泷等五名同学参加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获得优秀奖。

3.6党建情况

2016年,学校党支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了“三会一课”,对照《条例》、《准则》召开了高标准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了民主评议干部、民主评议党员、师德师风教育和干部作风整训活动。做好了党组织换届,成立了南、北校区分支部,实行了学校领导班子轮岗、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帮扶津市市长岭村三位困难农户完成脱贫。加强了党员队伍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

四、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现有合作企业20家,各专业有3个以上稳定实训基地,与津市市泵阀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产、学、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外承接业务,对内承担生产性实训。合作育人,现有4个“订单”班,2016年合作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个、制定课程标准5门、开发校本教材2本。岗前培训和在岗职工培训1000如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津市市泵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外承接业务,对内承担教学实训,根据生产岗位开设课程、确定实训项目,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成员共同承担教学,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上训练,形成了实体共建、教师共培、课共构、人才共育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4.2学生实习情况

2016年安排185名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方案》,每个基地学校派1-2名教师全程管理,基地按10-15名学生1个师傅的标准配备技术人员指导,双方共同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合格率98.1%。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牵头成立了津市集团,成员单位包括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津市分校、津市市教师进修学校津市市技工学校,是长沙航空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2016年职教集团开办培训班12个(较上年增加2个),开发培训课程3门、制定课程标准3门、开发校本培训教材3本。为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在岗职工培训1053人。

五、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年均为社会培养300余名合格技能型人才,2016年毕业生185人,升入高校96人,就业87人,双证率98.5%、就业率100%,域就业率58.6%,企业满意度93%。实施职业培训1053人,90%以上的参培学员提升了原有技能或获得了新技能,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5.2技术服务

学校依托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016年对外开展生产、咨询服务,开办数控车技术培训班4期,为市域内机械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5项市域产业升级、企业转型。

5.3对口支援

学校是常德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联组主持单位,2016年为常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师培训60人次,组织联组成员单位专业教师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学习,指导联组成员学校修订了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8门。学校是津市市新洲镇长岭村精准扶贫单位,一年来,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学校捐赠资金2万元,帮扶该村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培训105人,3户脱贫。

5.4文化传承

打造书香校园开展系列文化传承活动组织读书征文、经典朗诵、职教好声音等主题活动6次,与体广新局合作开展了“车胤囊萤”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27个社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是省级文明卫生单位、津市市书香校园。

六、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2016年财政投入经费1495.17万元,其中财政经常性拨款1175.29万元财政项目拨款103万元、免学费助学补助资金190.88万元。

9:经费情况表(单位:万元)

来源

年份

财政经常性拨款

财政项目拨款

财政免学费和助学金补助

举办者投入

合计

2014

940.48

1124

211.52

180

2456

2015

1416.74

187

197.4

418

2219.14

2016

1175.29

103

190.88

26

1495.17

6.2政策措施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委政府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政府常务会,协调解决职业教育经费筹集、南北校区合并等学校基础建设问题。将我校教师引进纳入市“五百英才”人才计划,2016年引进教师2名,其中研究生1名。教工工资由财政全额负担,按全人口人均1元标准落实职教专项经费26万元。

7. 特色创新

案例1:以校文化为引领,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近年来,我校以“十八大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群众路线,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学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中,德育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务实。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依托企业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弘扬“博学竞技、诚信友爱”的校训

一所学校必须挖掘文化资源,设计文化形象,提炼文化精髓,确立自己的核心文化,需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并内化为每个师生员工的一种精神。

学校确立了以“博学竞技、诚信友爱”为象征的核心文化,以适应未来职场对人才的要求,“做事先做人”。学校的德育结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构建起以理想前途教育、学生自主管理、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高生励志教育体系,彰显学校的德育特色。“博学竞技”就是学校要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加强教学改革,培养文化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职业预备人才。

传承“诚信友爱”就是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即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企业、对国家等讲诚信,实现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传承“诚信友爱”还要求教职工做到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敬业学生,具有坚忍不拔、耐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执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个人和学校共同发展的远大抱负,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二)营造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学校十分注重硬件文化的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校舍建筑、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等。一个优美、洁静、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能陶冶人的情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漫步在校园,宽阔的校道、幽静的校园、清新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积极参加市文广新局组织的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车胤囊萤”读书活动,鼓励学生每天练一篇好字、每周写一篇美文、每月读一本好书。

同时,利用校园网站、电子视频、宣传橱窗、班级板报等来熏陶师生,润物无声地为师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培训搭建平台。

(三)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全员育人

学校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以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文明礼仪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进入校园时时能听到“老师您好”、“校长您好”、“领导您好”的问候,校园和谐成为师生共同的话题学校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启动班主任培计划,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活动;邀请了知名专家为教师作讲座,每个学期开展一次“班主任论坛”,通过活动增了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谐了师生、生生关系。2016年下学期王文惠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论坛”荣获特等奖。

学校进一步健全了社团组织,团委经常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如文学社、球类协会、书画社,学生会等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并参与学校的管理。长廓两侧公告栏,宣传窗时时能看到同学们的先进事迹。团委积极利用好广播站的功能,宣传同学中的先进事迹,播放适合学生特点、健康向上的歌曲学校。

(四)依托企业文化,孕育职校德育特色

在校企合作中实行校企深度融合,让企业文化走进中职校园,是学校德育一特色。校园里,开设的职业道德课中给青年的黄金寄语,企业文化的经典故事、生动的漫画、企业家的名言、创业故事、经营哲学等,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可看性。学校编印的《学生评价手册》、《文明礼仪读本》等校本教材既是班主任及专业教师手头的教参,又是学生们的课外读物。

学校结合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结合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结合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结合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同时,学校正在将校园中传统文化、创业文化、工匠文化、专业文化、师生个性文化等编撰成校本教材,并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全面渗透,引导师生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转变,传承中华文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企业文化,孕育职校德育特色我们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案例2: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产结合典型案例

2016年,学校与津市市泵阀有限公司合作,联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由学校提车间,公司提供设备设施和技术,培训师资,建成津市职专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一、实施背景

1、企业化生产实训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需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但怎样进行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怎样让企业参与到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一直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难题,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津市市泵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津市职专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校与企业双方搭建了一座实现互利共赢的平台,以资本“零投入”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

2、企业化生产实训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创新了“项目+现场” 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做的高度统一。通过建成津市职专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学与生产结合,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设备资源,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相结合,将已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产结合。

二、工作过程

1. 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由学校提供车间,津市市泵阀有限公司提供设备设施和技术,培训师资,建成津市职专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采取“校企共同负责,共同管理,专人具体实施”的分层管理办法。建立由校企领导、车间负责人和带队教师、工人师傅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实训计划、组织实训管理和职业培训。校企联合对实习实训进行考核,每学期对实训质量进行两次全面考核评估,采取实训调查、现场考核、抽样检测等方式进行。实训基地实施校企联席会议制,建立了校企之间点对点的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双方职责、权利与义务,制订了考核制度,确定考核标准,定期测评合作的成效。

2. 提升了硬件环境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来,津市市泵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成机电设备操作实习实训中心、机电产品检测实习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100名学生实际有效的实习实训,实训室项目开出率达到95%以上。

3. 教师和员工身份互换

按照校企合作的要求,学校教师既能在课堂上和实训车间给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实训指导,又能下到车间成为企业员工,为企业生产服务。企业员工既要从事企业生产,又要随时解答学生们在实训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指导。

4. 初步构建了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广泛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对实习实训教学提出五项要求:教学场地应在项目教室或生产车间;教学过程设计对接工作任务和生产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同步完成;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互联互动;生产性考核与技术性考核双达标。引入机电行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生产现场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业绩评定等方法,校企共同评定实习实训成绩。

三、主要创新点与成果

1、适应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企业承接产品生产项目,给学生真实的工作情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用产品来评价教师和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校企对接,实现深度融合

企业走进学校,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的对接。学校与企业一起制定、实施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品牌

让“项目+现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学习,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将参与的企业生产技术攻关加工成教学案例,将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及时引入课堂,提升专业培养质量。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加大办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经费是学校生存之本,是办学条件改善的重要保障。学校历经30多年风雨,其基本办学条件与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市委、政府每年按政策加强了经费投入,但和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为解决办学经费足额投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增设政策性口子,扩大经费来源;二是采取PPP模式,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统筹社会各类培训,扩充办学经费。

8.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由环节。目前,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制度层面上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仅仅依赖于校企双方需求,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破解这一难题:一是构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双边关系;二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三是适时调整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

8.3强化专业特色建设,推进产教融合

专业特色建设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灵魂。一所特色职业学校必有特色专业来支撑和保障,而专业特色建设离不开产教融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升级密不可分,因而构建与地方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多的方面我们需要努力:一是完善产教融合制度,构建政、行、企、校多方联动的产教融合机制;二是优化学校专业设置,形成与地方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专业群;三是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

 


责任编辑:b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