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职教 >> 发展之路 >> 正文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本站 | 作者:路典清 | 日期:2015年9月22日 | 浏览1377 次] 字体:[ ]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市实际,笔者就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和提高劳动技术大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市中的作用等,浅作思考。
    一、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我市职业教育起步于1984年,早在1986年,津市市与湘潭市就被确定为全省职业教育的两个“试点市”,成为湖南省最早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试验田”。创办至今,我市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28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以职业中专为龙头、集职业技能、成人教育、各类学历和非学历培训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集团,首创了全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职业教育一度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一大亮点。作为我市唯一一所职业学校津市职业中专,曾先后被评定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信息化试点学校”。
办学以来,学校以服务津市经济为宗旨,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上万名技术工人,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职业教育利弊分析
    今后几年我市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这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作为职教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有利条件
    ①、国家和地方的大好政策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几年来,国务院、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先后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省、常德市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以及本市生物化工专业“四免一补”等政策的实施,为我市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

    ②、地域产业发展为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舞台。我市是一个传统工业、商业市,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五大支柱产业蓬勃兴起。一个百亿工业园区正在打造,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设投产,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推进,加剧了我市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会愈来愈多,无疑给职业学校的培养培训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③、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要求发展职业教育。多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按照“五百英才”引进计划,虽然我市每年都接收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但真正来企业就业的相对较少。而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一线技术工人,这正是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
    ④职业学校自身办学基础较好。特别是近年来,职教集团狠抓内部管理,强化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夯实了办学基础。一是抢抓国家职教优惠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先后成功申报“十一五”国家职教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国家中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十二五” 国家职教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和“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等职教重点项目;二是加大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完善了专业设施设备,为专业与产业对接、校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抓教学改革,提升了办学质量。近几年师生参加各类教学比武和职业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对口升学率居常德市职业学校前茅。
    (二)、不利因素
    ①、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依然存在。近几年来,重视普高、轻视职教的思想有较大好转,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对职教还是认识不清,兴趣不浓,一味追求读普通高中、考普通高校,千军万马去挤普通高校的“独木桥”,轻视劳技、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给学校招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②、专业调整跟不上我市产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发展、新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对人力需求上也产生了深刻地变化。由于市场与办学之间差异,加上专业建设的周期长、投入大等原因,导致职业教育专业调整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当一个专业有“产出”时,有时企业需要的人才就相对已经滞后或过时,在数量、质量、要求上已经跟不上用人单位的需求。
    ③、由于本市生源有限,办学规模相对下滑。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最主要的不利因素还是初中毕业生生源逐年减少。我市是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高中阶段教育高峰已过,今后几年每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基本徘徊于1500人左右,很难吸引周边县市初中毕业生就读,前些年,每年在外县招生不足100人。招生困难直接影响着学校生存与发展。
    ④经费投入不足,职业学校自身负担重,债务缠身,发展异常艰难。近些年来,职业学校先后争创省级示范、开展项目建设,基础能力建设投入大,仅靠项目资金是不够的,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学校欠债过多,直接制约学校发展。
    三、职教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增加职教经费投入。
    1、国家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明确指出: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工人。津市的工业基础较好,特别是随着百亿工业新区的基本建成,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应转变办学思想,加强与产业、企业融合。
    2、政府加大举措,落实国家、省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性口子经费,
将城市教育费附加30%、辖区人均一元职业教育经费、教师绩效工资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予充足保障。
    (二)夯实津市职教基础,强化职业教育内涵。
    1、加大津市职业中专办学场地、学生规模、实训设备等硬件方面建设,形成“十二五”期间津市教育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将原省机电学校的场地与职业中专场地置换,确保职业中专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调整高中教育布局,压缩普通高中规模,扩大职中招生规模,形成合理分流,确保普职分流比达1:1,使职业教育真正办出特色、呈现亮点,成为我市教育的半壁江山。
    3、充分发挥市职教集团“省级示范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辐射作用,强化领导,统筹好全市各类职业技术培训。
    (三)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职业学校要以津市五大支柱产业为依托,进一步对接产业,服务企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停办老化、过时专业,开设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专业,以适应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学校新开办的生物化工专业,该专业运行一年多来,已经显示了优势与特色,不仅为我市生物产业园发展培养准备了技术人才,也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创新做出了典范。
    (四)抓住职教发展机遇,促津市职业教育大发展。
    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借力发展,努力创造条件,全力申报 “国家优质特色学校”、“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群”、“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一系列职教重大项目,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与此同时,以津澧融城为契机,盘活澧水流域高等职业教与资源,做大做强我市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创办一所澧水流域高职院。
   

 


责任编辑:b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