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管理 >> 学校报告 >> 正文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2)
[来源:本站 | 作者:津市职教集团 | 日期:2021年12月27日 | 浏览1250 次] 字体:[ ]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湖南省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是津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的牵头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学校地处津市市车胤大道1800号,总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28425.68㎡,固定资产3102万元。 

(二)学生情况

    学校2021年招生25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44人。毕业196人,毕业率100%。学生巩固率95.8%。学校每年承办的各类培训1000人以上,培训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包括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道路驾驶员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等。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15人,专任教师102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46人,专业课教师56人;“双师型”教师21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37.5%。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市级专业带头人 8人。因近五年退休的教师比较多,为了防止出现教师短缺现象,从2019年开始,每年从全国各地高校引进优秀本科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教师平均年龄44.5岁,具体情况见下表。

1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教职工情况(人)

统计项

 

教职工数

编号

合计

专任教师

行政人员

教辅人员

工勤人员

 

1

115

102

5

6

2

其中:女

2

60

58

 

2

 

副 高 级

3

34

30

4

 

 

中    级

4

57

48

1

6

2

初    级

5

21

21

 

 

 

未定职级

6

3

3

 

 

 

2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师年龄结构

年龄段

29岁以下

30-34岁

35-39岁

40-44岁

45-49岁

50-54岁

55-59岁

合计

人数

16

7

12

17

16

24

23

115

其中:女

15

4

6

11

10

12

2

60

(四)设施设备

    学校不断增强教学、实验实训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度。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250台,教师备课计算机120台。机械加工厂一间,内有数控机床10台,车床13台,加工中心2台,磨床1台,铣床1台。实训大楼内有生化实训室2间,旅游实训室4间,形体训练室一间,服装实训室4间,电子实训室8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0.43万元,实习实训工位0.5个。本学年新增实习、实训设备104台(套),实训设备值增加48万余元。图书生均39.45册。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致力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2021年,学生思品综合评价合格率99.6%、优秀率22.5%,评选出学习标兵11人、三好学生84人、优秀学生干部53人、优秀团员55人,优秀寝室长14人,620人次被评为文明之星、技术能手、社团之星、优秀青年志愿者等。

(二) 在校体验

1.学校每年的开放周活动,每期的家长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参观指导。每学期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毕业生问卷调查,各项满意率平均96.5%及以上。2021年学校成立了男女田径代表队、男子篮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男子足球、女子足球、文艺舞蹈队、合唱团、啦啦操、文学社、书法、绘画、演讲、迎宾礼仪、青年志愿者等20个学生社团,每周开展1次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舞台。学生参与度达到99.5%,校园文化和社团满意度达到98%

2.学校安装了85个监控探头实行校园无缝覆盖,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齐全;门卫配备了三名专职保安,学校成立治安巡逻队,人防、物防、技防一应俱全;学校每月组织师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全年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安全满意度达到99.5%

(三)资助情况

2021年春季我校592名学生免学费71.04万元,63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6.35万元;2021年秋季我校644名学生免学费77.28万元,78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7.9万元,两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2万元。

(四)就业质量

2021年共有毕业生196人。其中就业196人(含升学 136人),直接就业的 60人。各专业就业率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对较低(86.6%)外,其他专业就业率都在96%以上,全校平均就业率94.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对口就业率90.5%,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3000元/月左右,和上年持平。升入高等教育比例为48.67%,和上年比基本持平。

(五) 职业发展

    学校秉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发展理念,以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和岗位适应水平为目标,通过走访、问卷、校企座谈会等形式调研了几十家企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标准,用来指引学生的职业发展。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好课程的设计与调整。实行高一专业认知、高二专业体验、高三顶岗实习的校外专业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

    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致力提高每位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团队作战能力、专业动手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学习与再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等,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大有提高。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对高三毕业生开展SYB创业培训300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在教育部专业目录指导下,学校陆续对各专业进行整理并完成了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工作。专业建设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调整与改造、淘汰与增设相结合,促使特色、重点和一般专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并广泛开展调研分析,掌握专业建设现状,明确围绕津市市支柱产业的建设思路,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和生物产品检验检测专业,新建动漫与游戏设计专业,加强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二) 教育教学改革

公共基础课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以人才规格要求确定课程并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讲授法,提倡教师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授课形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实训教学采取“1+1”模式,课堂上由一名教师授课,另一名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提升学习能力。安排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培训进修、听专家讲座、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目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有中联重科湖南车桥责任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有荣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生物产品检验检测专业有湖南海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形成了稳定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生产性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供了重要场所。

我校各专业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均在省教育厅指定的目录内选用教材。

(三)教师培养培训

2021年度,学校教师参与校外进修培训85余人次,其中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12人,省级培训的34人,地级市培训的45人。学校实施“青蓝工程”,近三年引进的19名青年教师均指派骨干教师担任师傅,帮助青年教师成长,2021年有三名青年教师在常德市教研联组比武活动中获得一等奖。青年教师田娇、郑金靖、谭珍、屈辉参加湖南省教师能力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

(四)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实行年级组负责制,进一步压实责任,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和两名中层干部值班,和学生同吃同住。财务、后勤严格按财经纪律办事,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加强内控,规范流程,合理开支,定期接受经审小组检查,每年度向教代会做财务工作报告。

(五)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开展“发现教师、发现学生”工程,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打造高素质德育队伍,启动班主任培养计划,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师徒结对”的模式对班主任进行提高培训,坚持班主任“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今年有6名班主任参加了国家级班主任工作培训,12名班主任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现有常德市级优秀班主任3人。

落实德育常规,根据上级要求德育课进教学计划、进课表、进考核,每天安排10分钟班风点评。成立了学生会、团委会,组建了20个学生社团,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并安排国旗下讲话,定期举办安全、卫生、法治、文明礼仪等德育主题活动。建有心理辅导室,配备1名专职教师,每2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讲座。

2021年依托现有的德育基地,举办了“文明风采”系列活动。共收到征文演讲、展演展览类作品160件,挑选27件作品参加省市级复赛。

组织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跟踪实习实训学生管理、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参观国防教育基地、组织“我在抗疫中成长”征文演讲活动。

(六) 党建情况

    学校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共有党员87名,其中在职党员45名,离退休党员42名。

2021年学校党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以为民办实事活动为主线,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工作,转变作风建设,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更好的发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利用“三会一课”、报刊、广播、公众号、宣传橱窗等各种载体宣传学习党的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同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好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进取,扎实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教师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承担高质量的示范课,并成为学习组、教研组交流发言的带头人,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党总支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做好团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一系列有利于提高素质、富有特色的团队活动,积极指导德育处、团委、艺体组广泛发动学生开展文体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内部活力。充分发挥团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四、校企合作

(一)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积极响应津市市委“工业立市、产业兴城”战略决策,主动对接津市“三大一特”产业群,与装配制造、生物化工、健康食品、新材料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均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本年度与10家企业进行对接和合作,充分发挥实训中心的平台作用,为园区企业引进人才牵线搭桥,参与完成园区20家企业赴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对接专场招聘活动;开展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为企业解决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实际困难。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与湖南食品药品职院合作,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实行“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招生,并完成津市首届“政校企生”订单培养签约工作,联合培养。学生实习和就业优先满足本地企业。目前,生物产品检验检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实习都基本上安排在园区相关企业。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津市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早在2002年就把湖南电大津市分校、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津市教师进修学校、津市技工学校等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成津市职业教育集团,四块牌子一套班子,资源共享,提高了办学效率。

    学校主动与高职院校对接合作,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达成院校企合作关系并取得成效。目前明确合作的高职院有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湖南化工职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常德技师学院等。

五、社会贡献

(一)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开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两个,分别为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培养一线钳工45人,湖南劲龙电机有限公司培训在岗职工40人,津市荣迪实业有限公司现代企业新型学徒制焊工35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二)社会服务

    一是在培训服务方面积极全面完成津市劳动服务就业中心分配的培训任务。全年完成各类人员的创业培训10期共计300人;开展道路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300余人;正在为企业在职职工进行新型学徒制培训135人。二是在技术服务方面主动作为。经常进企业了解实习学生的生产情况,和企业一道指导学生实习;对企业新进员工开展岗前培训;积极参与合作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指导,协助企业招聘引进生产技术骨干等。三是在文化传承方面积极努力。津市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五爪山的远古文化、孟姜女的神话传说、车武子的励志故事,还有傍津设市的码头文化、远近闻名的饮食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关乎津市的经济发展。学校一方面积极撰写校本教材让本土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为文化传承出力。

(三)对口支援

    学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对口扶贫新洲镇长岭村和毛里湖镇大山社区共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对象近百人,校级领导和中层骨干担任帮扶责任人。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1.职业教育发展资金24.4万元;

2.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50万元;

3.央省助学金13万元;

4.免学费本级配套201.04万元;

5.中职改善办学条件27万元;

6.学生奖助学金20.75万元。

(二)政策措施

    学校强化党总支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行政会、教师大会,党员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2020年学校对原来执行的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审议并通过了《津市职业教育集团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形成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文本,涵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管理、科研管理、校企合作等各方面。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社会媒体,广泛宣传学校,实现透明办学,社会参与监督。

七、特色创新

《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案例:化解负面情绪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秦  羽

()辅导目的:

1.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引导学生明白情绪与个人信念之间的关系。

4.帮助学生澄清不合理信念,学习理性反思。

 

()辅导对象:中职二年级学生,18人

()活动场地:室内

()材料准备:

白纸、两个纸盒、红白计分卡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程序:

1.听故事,学理论

听故事:两个秀才一起赴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了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倒霉。于是心情一落千丈,那个“黑乎乎”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看到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时,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他转念一想:棺材,官、财,噢,那不是有“官”也有“财”嘛,好兆头啊!于是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是好灵验!

(请同学们评价这两个秀才和结果)

学理论:

心理学家艾利斯情绪理论:指在事情发生过后(起因A)到最终的(结果C),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态度(情绪B)将得到不同的结果(C)。所以要想使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一定要有个积极的态度或者说是情绪。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和对生活情境的评价。

介绍爱丽丝的理性情绪理论,告诉学生不合理信念对情绪的影响。帮助学生找出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灾难化,过度概括化,贸然下结论:过度夸大事件的不良后果。如“老师这样批评我简直糟糕透了!”“我无法容忍他这样拒绝我!”“张小米不喜欢我,没有人会喜欢我。”“老师这样批评我,一定是因为讨厌我。”“如果有人说他很忙,没时间见我,其实真正的意思就是不想理我。”

只注意负面信息,曲解正面信息:如“他每次看到我就皱眉头,一定是对我不满。”“张小米跟我玩,只是因为可怜我。”“我竟然及格了?肯定是运气问题。”

完美主义,给自己制定太多缺乏弹性的目标:如“我必须每件事情都努力成功。”“只有每个人都喜欢我,我才有价值。”“只有成绩好、朋友多、心地善良……的人才可能得到幸福!”

2.分组活动

把全部同学分成两组(男女生各一半,成两组),分别为红组和白组,由教师扮演情绪大法官。

3.活动实施

首先,给所有学生发一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写下最近的一件让自己特别烦恼、焦虑、内疚或痛苦的事情,并写出为什么这件事让自己感觉这么不好。把白纸对折后,投进属于自己组的那个纸箱内,当所有学生完成后,开始游戏。

每次每组派出一名选手,分别扮演“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由原告律师从对方组的箱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大声读出“令人烦恼的事”,然后指控对方:“受害者之所以感觉烦恼,是由于被告方使用了错误的信念1(或2、3)!”并阐述理由,证明排除了不合理信念后,那令人苦恼的事可以有更理性的处理。“被告律师”可以进行申辩,力求证明这件事是值得烦恼和应该烦恼的。三分钟辩论后,“情绪大法官”可以邀请写这张纸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由他来裁定哪位律师的话更有道理,说说自己的感想。胜利的律师为自己所在组加上一分。

两组轮流扮演被告方和原告方,从对方的纸箱中抽取“令人……的事”,进行辩论,直到所有学生都参加过一轮辩论为止。邀请最终胜利组和挑战组的学生分享感受。(如下图)

                4步法官(裁决)

 

3步(原告律师)                  第2步(被告律师)

(无需烦恼的理由)                  (应该烦恼的理由)

                       

1步

                  (烦恼事纸条箱)

()活动小结:

不少学生倾向于认为情绪是由外部事件决定的:失败了所以悲伤,遇到危险所以害怕……而爱利斯则指出,情绪是受到个体内在信念的影响的,面对同样的事情,如果个体作出不同解释,就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果我们找出一些不合理信息,就能帮助我们摆脱一些负面情绪。

()活动反思:

    1.并不是所有烦恼(或悲伤、沮丧等)事件,都可以通过调整理性信念而改变。我们只是期望提示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反思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写纸条的学生仍然感觉不好,可以引导全班同学从其他角度帮他想办法改善情绪。

2.本次活动也要考虑学生对情绪背后隐藏的内心信念的敏感性。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这样的结果:每个人心里都存在一些不合理信念,常常反思和警惕不合理信念的影响,会使我们更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问题表现: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企业、行业的参与度不高,还没有达到产教深度融合。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实训教材数量不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合作开发尚在起步阶段。

整改措施:创新校企合作的双育人机制,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单位、相关行业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鼓励企业专家参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加大合作开发课程与实训教材的政策支持与经费资助的力度,各专业制定合作开发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学校加强合作开发的管理与技术指导,取得行业企业的合作支持。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问题表现:公共课与专业课、实训实习指导老师比例失调,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美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绘图等课程的教师非常短缺。年龄分布不均匀,中年骨干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比例仍有一定差距。教学名师较少,专业领域领军人才不足,具有高水平的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教师少,高层次专业人才建设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师资引进中重点加强紧缺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引进。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开阔年轻教师的专业视野和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出台奖励措施,激励教师到一线企业实践锻炼。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着重培养和引进重点专业领军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突破口,深化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用人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责任编辑:bgs